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发布时间:2025-10-20来源:九天企信王作者:逍遥去
发送营销短信就像给朋友发消息。如果对方总能收到与己无关的信息,再好的关系也会生疏。同样的道理,当用户反复收到毫无价值的群发短信时,品牌形象可能会从“贴心伙伴”变成“骚扰对象”。如何让短信既触达用户又不惹人厌烦?以下五个策略,或许能帮你找到答案。
你会在凌晨三点给客户打电话吗?显然不会。但许多企业却习惯性地在错误时间群发营销短信。比如教育机构在上午十点给学生家长发送课程广告,但此时家长可能正在工作;母婴品牌在周末下午推送促销信息,而带娃的父母可能正忙于家庭活动。
关键技巧:
1. 根据行业规律判断
餐饮类短信适合午间(11:00-12:30)或晚间(17:30-19:00)推送下午茶、晚餐优惠;健身行业可在周一清晨或周五下班前发送激励信息。
2. 用数据验证假设
某电商平台曾发现,发送“限时秒杀”短信的最佳时间并非传统认知的晚间,而是午休时段(13:00-14:00)。通过A/B测试不同时间段后,转化率提升了37%。
想象这样的场景:你收到两条短信——
A:“【XX商城】双11全场5折起,点击链接领取优惠券→”
B:“小王,你上个月收藏的咖啡机降价30%,库存只剩3台→专属优惠链接”
后者之所以更有效,是因为它做到了三点:
- 具象化称呼:避免冷冰冰的“尊贵用户”
- 关联个人需求:针对用户浏览记录推送
- 制造紧迫感:明确数量和时间限制
设计四原则:
1. 开头3个字抓住注意力(如“紧急通知”“专属福利”)
2. 70字符内说清核心利益点
3. 避免专业术语,用“立减50元”代替“满减梯度优惠”
4. 带可点击短链接(非长串URL)
某母婴品牌曾犯过经典错误:向所有用户发送奶粉促销短信,结果被多位哺乳期妈妈投诉。后来他们通过完善用户标签(孕期、0-6月龄、6-12月龄等),将短信内容细分为育儿知识、辅食攻略、早教课程三类,复购率提升2倍。
标签管理三步走:
1. 基础信息:性别、地域、年龄层
2. 行为数据:最近购买时间、浏览次数、购物车留存商品
3. 兴趣偏好: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用户关注点(如“更在意价格折扣还是新品信息”)
某线下连锁超市的短信转化率常年徘徊在0.3%,直到他们加入了一个巧妙设计:在促销短信末尾加上“回复Y免费领取纸巾套装(限前100名)”。三天内,不仅短信点击率提升至1.2%,还通过用户回复数据筛选出高意向客户。
低成本互动设计:
- 福利型:“回复生日日期领10元券”
- 游戏化:“猜价格赢免单(回复数字参与)”
- 调研型:“回复1-5为您推荐本月新品”
某创业团队曾因使用非正规短信平台导致两个问题:60%的短信被手机系统拦截;号称“十万条起发”的套餐实际送达率不足40%。后来他们转换合作方时重点关注三个指标:
1. 通道质量:是否与运营商直连
2. 到达率看板:实时显示各区域发送情况
3. 智能重试机制:对首次发送失败号码自动补发
避坑指南:
- 警惕“全网最低价”宣传,正规平台每条成本通常在0.03-0.08元
- 要求提供测试账号,亲自验证发送速度和到达率
- 查看是否支持变量替换(如自动插入用户昵称)
好的短信营销不该是单方面的信息轰炸,而应该像和用户进行一场轻松对话。当你能准确判断对话时机(时间),用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开场(内容),记住TA的喜好(标签),并在对话中留有趣味话题(互动),这场对话自然会产生价值。
不妨从今天开始,把你通讯录里的“客户”当作具体的人来对待——毕竟,每条短信背后都是真实存在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