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发布时间:2025-09-23来源:九天企信王作者:危问柳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各级检察机关都在积极探索"智慧检务"新路径。某地检察院创新搭建的政务短信平台,通过每月覆盖3万余名群众的信息传递,不仅让"检察蓝"走进千家万户,更开创了检务公开、法治宣传的新模式。
一、智能平台运转的四个关键环节
1. 三重审核保障严谨性
当某个科室拟发送"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时,需要经过分管领导初审、检察长终审的"双审核"流程。比如某次发送的"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信息,经过业务科室图文整理、分管检察长对法律依据把关、检察长最终确认社会效果,确保每条信息都经得起检验。
2. 精准推送提升到达率
平台采用运营商级技术架构,设有智能分组功能。例如针对乡镇群众,系统会自动匹配通俗易懂的普法案例;对人大代表则会推送"检察开放日"等互动活动信息。技术团队实时监测发送成功率,遇节假日等特殊时段自动优化发送策略。
3. 民意收集的数字化处理
当群众回复短信提出"如何申请司法救助"时,系统自动生成待办事项。某次整治保健品诈骗专项行动中,平台2天内收到67条线索,经AI语义分析归类后,反诈团队迅速锁定重点区域展开调查。
4. 动态维护的运维机制
平台实行AB岗管理制度,遇到系统升级时,技术人员会提前发送测试短信。去年台风期间,运维团队及时调整服务器负载,保障了防汛相关警示信息的及时送达。
二、内容建设的四大创新维度
(一)民生服务实时化
每月推送"检察便民日历",标注各镇街法律咨询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发布"防疫物资诈骗防范指南"
农忙时节定向发送"假种子识别三步骤"等实用贴士
(二)工作透明常态化
每季度"检察成绩单"图文解读主要业务数据
重大案件进程通报,如某非法集资案追赃进展
创新机制展示,包括"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建设情况
(三)廉政教育浸润化
节假日前发送原创廉政漫画
结合历史典故设计"每日廉政典故"专栏
编制"岗位风险防控三字经"等特色内容
(四)普法宣传场景化
1. 法律速递模块
新法实施前推送"法条变在哪"对照表
针对《民法典》婚姻编制作情景问答
制作"法律冷知识"系列趣味科普
2. 掌上课堂模块
拆分复杂司法解释为"每日学一点"系列
录制检察官讲法语音短信
开发"法条连连看"互动答题游戏
3. 业务展示模块
公益诉讼专题报道"守护古树名木行动"
"检察技术揭秘"系列展示文痕鉴定过程
制作"检察官的24小时"纪实图文
4. 检务通联模块
听证会电子入场券推送
代表委员定制信息套餐
线上意见征集智能反馈
三、成效评估与持续优化
该平台运行三年来,群众知晓度提升42%,法律咨询重复问题减少35%。数据分析显示,下午5-7点阅读率最高,周末的案例故事类内容分享量是工作日的3倍。今年新增的"法律需求征集"通道,已收集有效建议217条,推动建立了"流动法治服务站"等便民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信息打开率保持在78%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种成效得益于三大运营策略:内容上坚持"有用+有趣"原则,形式上采用"文字+图片+链接"组合,节奏上保持"周周有主题,月月有重点"。
四、适老化改造的暖心实践
针对老年群体特点,平台特别开发:
大字版短信模板
方言语音播报功能
"一键转子女"信息分享
防诈信息红色预警标识
某社区老人通过平台提醒识破"保健品退税"骗局的事例,被《法治日报》专题报道。
五、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平台严格遵循等保三级标准,建立:
内容敏感词过滤系统
异常登录实时告警
信息追溯二维码
定期攻防演练
去年成功拦截23次恶意攻击,保障了系统零事故运行。
这个持续进化的政务短信平台,正悄然改变着检民互动的方式。当群众手机响起检察提示音时,收到的不仅是法治讯息,更是一份触手可及的司法温暖。这种"指尖上的检务公开",既拓宽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也为检察机关聆听民意开辟了新通道,生动诠释了"数字赋能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