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发布时间:2025-07-23来源:九天企信王作者:望春风
在电商和即时配送的冲击下,许多人认为线下门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但事实上,线下商超依然拥有独特的竞争力。消费者喜欢在实体店感受商品的质感、享受逛街的乐趣,甚至将商超作为社交聚会的场所。
此外,线下门店的即时性(比如急需日用品时直接购买)、高客单价(顾客更容易冲动消费)以及服务体验(如试穿、试用)等,都是线上难以替代的优势。
然而,线下商超也面临两大挑战:
1. 客流量不稳定:节假日人满为患,平日可能门可罗雀;
2. 获客成本高:传统广告如传单、户外大屏等成本高昂,且难以精准触达目标客户。
如何低成本高效地吸引顾客到店?答案或许就藏在商超的“老工具”——短信里。
短信看似传统,实则“经典永不过时”:
- 打开率高达98%:短信的阅读率远超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
- 即时性强:用户收到短信后3分钟内通常会查看;
- 覆盖广:无需依赖网络或智能设备,老人小孩都能接收。
更重要的是,线下商超的顾客群体天然适合短信营销:
- 会员通常登记了手机号,无需额外收集信息;
- 到店消费的顾客对价格敏感,促销信息更容易被接受;
- 本地化属性强,短信内容与周边居民需求高度匹配。
超市的会员体系是天然的资源库,但多数商家只用它记录积分。其实,短信可以让会员价值翻倍:
- 动态提醒:实时发送积分变动、等级升级通知。例如:“您的积分即将过期,本月消费满100元可额外兑换纸巾一箱!”
- 专属福利:针对不同等级的会员推送差异化优惠。比如VIP会员的“闭店特卖会”邀约,普通会员的满减券发放。
案例:某超市每月发送“会员日”短信,当天消费享双倍积分,带动非周末客流量提升40%。
传统促销往往靠“广撒网”,但短信能实现精准触达:
- 时段选择:工作日针对家庭主妇推生鲜折扣,周末推家庭套餐;
- 人群分层:向购买过母婴用品的顾客推送奶粉特价,向高频消费者推送储值卡优惠。
模板优化技巧:
- 突出核心利益:把“满100减20”改为“今天下单立省20元”;
- 制造紧迫感:注明“限前50名”“仅限3小时”;
- 简化参与方式:无需领券,结账时自动抵扣。
短信不仅能卖货,还能“养客”。比如:
- 节日问候:中秋前发送“团圆季,为您预留了特供礼盒”;
- 生日特权:生日当天送“专属5折券”,并同步提供到店领取小礼物的服务;
- 售后跟进:家电类商品购买后3天发送使用提醒,30天后询问是否需要延保服务。
效果:某商超在顾客生日当天发送“免费领取蛋糕”短信,到店领取率超70%,带动关联销售平均客单价提升120元。
- 天气营销:暴雨天推送“雨具7折,外卖订单满59元免配送费”;
- 库存清仓:“临期进口食品3折处理,今晚8点截止”;
- 活动救场:店庆活动遇冷时,定向发送“追加100张50元无门槛券,先到先得”。
反面案例:
“尊敬的会员您好!本店将于本周六举办大型促销活动,涵盖服装、食品、日用品等,部分商品低至1折,欢迎到场选购……”(信息量大但无吸引力)
优化方案:
“紧急通知!周六早10点,XX超市纸巾专区隐形降价:维达24包装直降30元!仅限前200名,手慢无→查看商品详情”
- 每周发送不超过2条,避免被标记为骚扰信息;
- 提供“退订”入口,但可通过优化内容降低退订率(例如末尾加“回复T退订”而非开头)。
偶尔发送与销售无关的信息,反而能提升好感:
- 换季时提醒“近期流感高发,本店口罩、维生素C库存充足”;
- 高温天提醒“免费提供凉茶,欢迎环卫工人进店休息”。
1. 建立会员数据库:
- 收银环节引导顾客开卡,送5元无门槛券;
- 用“填写手机号抽奖”吸引非会员留资。
2. 设计发送规则:
- 新会员:首单后3天内发送“感谢信任”短信+二次消费券;
- 沉睡会员:90天未消费则推送“老客回归”专属福利。
3. 测试与优化:
- A/B测试不同文案(如“省X元”VS“打X折”);
- 追踪转化率:通过优惠券核销率、活动期间到店人数评估效果。
短信营销的终极目标不是卖货,而是建立与顾客的长期信任。当一条短信能让顾客感受到“这家店懂我的需求”,线下商超就不再是简单的消费场所,而是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用好短信这个“老工具”,或许就是你对抗电商冲击、实现口碑与销量双赢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