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发布时间:2025-11-09来源:九天企信王作者:逍遥去

今年入汛以来,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挑战。面对暴雨、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不仅能保障自身安全,更能为他人创造安全环境。以下防护要点值得每位市民收藏实践。
一、行车安全防护体系
1. 暴雨天行车四步法
当能见度低于200米时,建议开启前后雾灯、示廓灯和双闪灯,保持时速不超过60公里。积水路段要牢记"一看二测三通过"原则:观察前车轨迹,用树枝测量水深(超过排气管高度需绕行),保持匀速平稳通过。特别提醒:电动车涉水后要检查电池组密封性。
2. 冰雪路面驾驶技巧
更换冬季轮胎后仍需保持40公里以下时速,与前车间距延长至干燥路面的2-3倍。遇到侧滑时切忌猛打方向,正确操作是松开油门、轻点刹车,待车身回正后缓慢修正方向。推荐在车辆后备箱常备防滑链、三角木和除雪铲。
3. 大雾天行车黄金法则
开启前后雾灯而非远光灯,防止灯光散射。使用空调除雾模式保持前挡清晰,每隔15分钟用雨刮清洁一次。遇到高速公路起雾,应立即驶入最近服务区,避免在应急车道停车。
二、行人安全防护网络
1. 步行防滑十字诀
"慢、稳、短、扶、平"五字要领:小步幅慢行,身体重心前倾,选择防滑鞋(推荐V型底纹),尽量扶着固定物移动,避开大理石等光滑铺装路面。建议老年朋友携带三脚拐杖伞,兼具支撑与照明功能。
2. 突发天气应急三宝
随身携带的防水袋应包含:备用口罩(防PM2.5)、LED闪光警示器(可磁吸在背包)、急救哨(高频穿透音)。遇到强风时,立即寻找背风墙角采取半蹲防护姿势。
三、特殊群体关照要点
1. 孕妇及婴幼儿防护
建议准备具有反光条的防风雨斗篷,选择带有顶棚的婴儿车。携带可折叠坐垫,避免接触潮湿的公共座椅。遇到雷电天气,应远离金属栏杆,选择建筑物中部位置避险。
2. 慢性病患者须知
心血管患者外出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防滑,建议穿着带有压力袜的防滑鞋。哮喘患者应避开清晨雾气较重时段出行。
四、居家防护延伸措施
1. 车辆预检清单
定期检查雨刮胶条密封性,建议每季度用酒精棉片擦拭。检查天窗排水孔是否畅通,可用500ml清水测试排水速度。蓄电池接头涂抹凡士林防止氧化。
2. 房屋防护重点
台风季前清理阳台悬挂物,检查空调外机支架锈蚀情况。在低洼处准备防洪挡板,用保鲜膜包裹重要证件。建议为老人手机设置天气预警快捷提醒。
五、应急救援知识库
1. 车辆受困自救法
若在积水路段熄火,应立即弃车撤离,切勿二次点火(维修成本可能高达数万元)。用安全锤击打车窗四角,破窗后先释放安全带再逃生。
2. 意外伤害处理
冻伤部位禁用热水浸泡,正确做法是用38-40℃温水缓慢复温。滑倒后若出现肢体畸形,应立即用硬板固定,拨打120而非自行移动。
极端天气考验着城市应急能力,更检验着每个人的风险意识。建议市民通过官方渠道订阅天气预警短信,这些及时提醒往往能争取到宝贵的避险时间。某地居民在收到大风预警后,提前加固了商铺招牌,成功避免了次日发生的坠落事故。这种主动预防的意识,正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
越是恶劣天气,越需要保持理性和温度。当看到冒雨作业的市政人员,请减速慢行;遇到外卖配送延误,请多些理解;发现道路安全隐患,请及时上报。每个人都是安全网络的重要节点,用知识和善意编织的防护网,才是对抗自然灾害最坚实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