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
发布时间:2025-07-07来源:九天企信王作者:雨落长安
下午三点,张女士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高速ETC】您的ETC通行卡将于今日到期失效,请立即登录m.etc-qlxz.com完成验证"。正准备开车接孩子的她心头一紧,手指已经下意识点开了链接......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不同城市上演。年关将至,诈骗分子利用ETC业务普及的契机,编织出新型网络陷阱。据公安机关统计,仅2023年第四季度,全国ETC相关诈骗案件报案量同比增长了67%,单个案例最高损失金额达到8.2万元。
"整个过程快得像做梦一样。"在杭州某企业工作的赵先生回忆道。他收到显示"浙江ETC中心"的短信后,按照提示进入仿真度极高的验证页面,输入了银行卡信息。短短五分钟内,账户里刚存下的3.8万元购房首付款被分12笔转走。
这种新型诈骗最可怕之处在于其"精准性"。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车主信息,会发送包含车主姓名、车牌号的"定制化"短信。我们测试发现,某些虚假页面甚至能根据来访IP自动显示对应省份的交通部门LOGO,普通用户极难分辨真伪。
1. 仿冒短信:采用"ETC停用""证件过期""押金退还"等紧急话术,短信号码往往伪装成"交管12123"等官方名称。
2. 钓鱼网站:看似正规的页面暗藏玄机:
- 域名通常包含"etczx""supt-etc"等混淆性字母
- 要求填写完整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
- 存在隐蔽的远程操控代码
3. 资金盗取:当受害者提交信息时,诈骗团伙通过以下方式实施犯罪:
① 直接通过网银转账
② 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
③ 购买虚拟货币洗钱
某地网警曾查获的钓鱼网站后台显示,一个活跃的ETC诈骗页面每天可捕获200-300组有效银行卡信息,非法获利超过10万元。
要防范这类骗局,记住"三不三要"原则:
不轻信:
- 官方机构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要求更新信息
- 警惕带感叹号的紧急通知(如"24小时内失效")
- 任何索要短信验证码的都是骗子
要核实:
- 拨打全国统一ETC服务热线95022
- 通过"中国ETC服务"微信小程序查询状态
- 直接联系办理ETC的银行或发行方
要防护:
- 给家人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 开启银行账户的"夜间锁""境外锁"功能
- 设置转账额度限制(建议单笔不超过5000元)
要警惕:
- 输入信息前检查网址(官方域名应为etc.china.com等备案域名)
- 留意页面异常(如频繁闪退、要求开启屏幕共享)
- 发现可疑立即断开网络并报警
如果已经误操作,请立即执行以下步骤:
1. 冻结账户:拨打银行客服热线挂失银行卡,通过手机银行APP一键冻结账户。
2. 阻断交易:登录网银查看是否有"待支付"交易,部分银行支持实时撤销。
3. 收集证据:
- 对短信内容、网站页面全程录屏
- 导出银行流水明细
- 保存通话记录和手机MAC地址
4. 报警处理: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到辖区派出所报案,要求出具《受案回执》。
5. 安全升级:
- 修改所有关联账户密码
- 解除银行卡与第三方平台的绑定
- 向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提交诈骗信息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明确:ETC设备有效期为10年,不存在"年度审核"。遇到以下情况请牢记正确应对方式:
- 设备失效:通过收费站时会有语音提示,需到原办理点检修
- 信息变更:必须本人持身份证到服务网点办理
- 押金退还:银行会自动退回至原支付账户,无需任何操作
- 扣费异常:登录"票根"APP或各省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查询
目前全国正在推广ETC智能升级,车主可通过官方渠道享受"三免服务":免费更换太阳能设备、免费升级双卡分离式OBU、免费邮寄电子发票。
1. AI反诈系统:部分手机厂商已内置智能防护,能识别并拦截99%的诈骗短信。例如华为手机的"恶意网址识别"功能,会在用户点击风险链接时强制弹出警告。
2. 区块链验证:北京等城市试点ETC电子合约系统,每次业务办理需通过区块链验证数字签名。
3. 生物识别支付:广发银行等机构推出的"无感支付ETC",采用指纹/人脸识别代替传统密码验证。
4. 量子加密技术:江苏、浙江等地的新型ETC卡片开始使用量子加密芯片,从物理层面杜绝信息泄露。
- 将家人紧急联系人设为银行"亲属卡"监控人
- 定期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风险查询"功能检查账号安全
- 参加银行举办的"金融安全体验日",实地了解诈骗手法
- 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张贴"反诈车贴",提醒自己时刻警惕
近期多地公安机关推出了"ETC诈骗模拟体验平台",建议车主通过官方渠道预约体验。这种沉浸式演练能让人在10分钟内掌握识别钓鱼网站的七个关键要素,有效提升防骗免疫力。
记住:ETC业务就像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会启用。任何看似"便捷"的线上办理通道,都可能成为诈骗分子设置的超速陷阱。守护好自己的钱包,从慎重对待每一条短信开始。